hD6牛山孙氏网
hD6牛山孙氏网
hD6牛山孙氏网
初夏时节的淮海大地,草木葱郁,万物繁盛。5月17日,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集镇童亭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山东牛山孙氏为四世二支祖与五世分七支的二支区别,又称“南族”的真祖举行隆重的重修揭碑仪式。hD6牛山孙氏网
牛山孙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孙然、副会长孙中水率领枣庄分会会长孙景才,薛城分会会长孙景莲,峄城分会的副会长孙景华等20多人;北迁徐州西贺村的真祖后裔20多人在分会长孙荣才的带领下,也一同驱车专程赶来祝贺。一到童亭村头,濉溪分会组织了军乐队,以热烈的场面迎接远道而来的“老家”族亲,男女老幼,簇拥而迎,大家或握手、或拥抱、互诉思念之情,一股骨肉相连的族亲之情扑面而来……。
在鸣炮奏乐的揭碑仪式仪式上,濉溪分会会长孙晋礼宣布山东牛山孙氏真祖重修揭碑仪式正式开始,孙然会长和德高望重的濉溪分会族亲代表中良为真祖重修碑揭彩,到场的200多位族人围绕真祖重修碑一周,观瞻了真祖重修碑,孙然会长代表全体牛山孙氏族亲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向首开淮北牛山孙氏基业的真祖表示了深深地追念之情,向为重修碑碣的五沟集分会族人表示了崇高的敬意!现场展示了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枣庄市书画院副院长孙晋海专为真祖重修碑撰写了一幅中堂书法作品,西贺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孙永路代表散失远离牛山孙氏大家庭300多年的西贺村孙氏族亲,发自肺腑地表达了“族根在山东牛山,源在濉溪县五沟集”的激动之情,濉溪分会副会长孙纯代表“南族”族人表达了思祖念祖报祖之意。最后,全体族人跪在重修的真祖碑前,向真祖碑行 “三祭九叩” 大礼, 真祖重修揭碑仪式在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纵观真祖自正德年间迁宿至今500年的发展史,“南族”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真”祖只身外出在明朝中期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特殊时期。二是“真”祖具有钢肠侠骨,扶弱抑强,好打不平的独特性格。三是南族族人秉承“真”祖侠肝义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迁宿三辈就发家,富甲宿州,贤达倍出,至今繁衍数万之众,创造了一个单身逃荒外出平民奇特的繁衍史,“南族”在明代中叶就先于北族创立了繁荣的家族文化。据1838年的四修族谱宿迁卷记载,南族族人就有6位族人荣登了宿迁州志,朝廷颁旨为两位老祖奉修建了牌坊,尤其是八世祖守忠公,凭杰出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被朝廷表奏守备,诰授明威将军,明末遂殉国难。守忠祖具有忠诚刚烈,坚毅直率,赤胆忠心的性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位卑未敢忘国忧,进忠报国,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皇天后土。如今,我们用用青石把“真祖”的魂竖起来,不尽可以告慰“真祖”的英灵,更为重要的是为“南族”族人怀念真祖的功德提供了场所,更珍贵的是能把我们散落各地的“真祖”后裔们认祖归宗竖起了大旗,对凝聚孙氏族心族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皇天不负苦心人,真祖不负后代人。“真祖”在天之灵比将保佑我们牛山孙氏子孙后代平安幸福,繁荣昌盛。
|